乍听 " 芭蕾风 " 这个词,我的手臂不禁打了个颤。我以为,是大学时期支配了我大量业余时间的那个女人,她又火了。
以防有人不知道,我说的那个女人名叫 Mary Helen Bowers,是一名芭蕾舞者,也是好莱坞女星的塑形老师,但现在最为我们所熟知的身份,是帕梅拉的前辈。她结合古典芭蕾,创造了一套形体塑身的课程,是谓" 美丽芭蕾 "(Ballet Beautiful),其中尤以" 天鹅臂 "为首,令无数人闻之色变然欲罢不能。
【资料图】
这个女人完美诠释了我对 " 芭蕾风 " 的想象:身形颀长、气质优雅、天鹅般舒展、仙子般恬静,还有非常充沛的体力——我都累趴下了,她还游刃有余地抬着手伸着腿,面带迷人微笑。
后来我得知," 芭蕾风 " 的风靡和 Mary 老师没有直接联系,但意图塑造的形象就是我以上的想象。
这一年里,Jennie 在 BLACKPINK 巡演上的芭蕾风造型,刷屏了一次又一次;MiuMiu 的芭蕾鞋登顶 LYST 第三季度最受欢迎单品;各路时尚博主都穿上了袜套、纱裙、紧身上衣 ……
芭蕾风到底是种什么风,为什么让那么多人一见倾心?
穿得看起来像 " 跳芭蕾的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终于可以脱下臃肿的羽绒服,拥抱属于春天的轻盈。
要说适合春天,还真没什么风格能赢过 " 芭蕾风 ",够少女、够灵动,够舒适、够慵懒,还能完美适配长辈 " 春捂秋冻 " 的告诫:怕腿冷就加袜套,怕手冷就加坎肩。
图源小红书用户 @小周桃子、@易梦玲" 芭蕾风 " 今日以美丽风靡全球,但其实,保暖和保护是写在它基因里的。
芭蕾风以芭蕾舞者的穿搭为灵感,但舞台上的标志性装束搬到日常生活中,多少有些夸张,比如裙摆夸张的 "tutu 裙 ",只有幼儿园在读小女孩才敢堂而皇之穿出门。所以,现下这股风潮中,被借鉴最多的其实是练功服。而练功服的设计初衷,是保证舞者灵活动作,不受衣料的限制或阻碍,同时又能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因此化整为零地把全身上下的衣物拆成了很多个部分。
图源小红书用户 @芝、@小 Pa这很多个部分,就包括最容易复刻的袜套和坎肩,不管你穿什么上装什么下装,这两样往腿上肩上一套,芭蕾的感觉就出来了。再不济,买双芭蕾鞋,秒变芭蕾风。
我们的老朋友贝拉就很知道,怎么用占地面积最小的单品,四两拨千斤地呈现芭蕾美学的效果。芭蕾风糅合了成熟和纯洁,很适合贝拉塑造自己天真又有风情的个人形象。
袜套、发带、平底鞋,轻松芭蕾风基于更好辅助舞者练功这个目的,芭蕾练功服要么特别贴身,要么特别宽松,比如坎肩和上衣通常紧贴肌肤,极具包裹感,而短裙柔软飘逸,给足活动空间,讲究的就是一个张弛有度。贴身的部分凸显肉身的纤弱柔美,短裙衬托舞蹈之轻盈和灵动。
韩国品牌 Pehrt 和 The Open Product 还将 " 降落伞裤 " 融入芭蕾风设计,给弱质纤纤加上一层名为 " 酷 " 的滤镜。上半身跳芭蕾,下半身跳街舞。
Pehrt 型录至于那种仙气缥缈、纯净脱俗的氛围,往往靠色彩来渲染。穿一身 " 芭蕾风 ",单品必须是同色系,什么撞色什么多巴胺穿搭都别沾边,又以浅色为佳——除非要穿一身黑,来点 " 黑天鹅 " 的魅惑和禁忌感。
本轮 " 芭蕾风 " 的领军人物 Jennie 在进行 " 芭蕾风 " 教学顺便全球巡演时,就穿过一身全黑蕾丝套装,在她的同类型穿搭里显得尤为特别。
这套牢牢把握住松紧结合、色系统一的原则,又凸显性感魅惑的衣服,是中国设计师王予涵的品牌 Yuhan Wang 的作品。因为设计师幼时深受水墨影响,尤其喜爱国画中的仕女形象,所以传神地用蕾丝 + 印花诠释了啥叫 " 东方芭蕾风 "。仔细查了查,Jennie 穿过的 " 国潮 " 还不止 Yuhan Wang,另一个牌子Nφdress,她在巡演中上身两次,用坎肩或臂套搭配紧身上衣、纱裙、袜套、芭蕾鞋,完成了整套造型。2018 年,Nφdress 就曾被 Vogue 大赞特赞,形容品牌主理人余璐琪是" 让整个 Instagram 都沦陷的设计师 "。现在看来,以九十年代街头时尚为灵感的 Nφdress 势头不减,除了借 Jennie 的 " 芭蕾风 " 大出风头,还频繁成为女团爱豆的打歌服。
图源 Nφdress 品牌小红书账号 @nodress看了这么多,不难发现," 芭蕾风 " 并不是对袜套、纱裙、芭蕾鞋这些元素刻板的堆叠——毕竟现在时尚趋势多如牛毛," 风 " 与 " 风 " 之间难说有什么清晰分野," 闺房风 "" 知识分子风 "" 老钱风 "" 运动休闲风 ",都可以靠加个袜套或坎肩混入 " 芭蕾风 " 队伍中——重点其实在于凸显柔美又纯真的气质,营造文艺且松弛的氛围。
Ralph Lauren 的 " 老钱芭蕾风 "在逃公主们新的 " 仙女梦 "当判断某种元素是否成为流行的主要标准是 " 搜索量 "" 浏览量 ",即使大街上擦身而过的路人们依然都穿着 T 恤卫衣牛仔裤,只要检索关键词能得到足够多的结果,某种共识就达成了:现在有种什么什么风,虽然生活中没见人真穿过,但好像特别流行。
就像戴上框架眼镜、衬衫外套上小马甲,一身 " 知识分子风 ",向 " 智性恋天花板 " 靠近,当然知识分子也不一定这么穿,不信你看鲁迅还把毛衣掖进裤腰带里。
或者教你如何速成 " 老钱 " 高级感,把衣服都换成驼色、千万别带碎花大 logo,仿佛在唐顿庄园里刚打完高尔夫;不过老钱之所以看起来像老钱,主要因为是哪个伯爵家的大侄子。
而芭蕾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袜套外绑上交错的丝带,在紧身上衣下搭配一条蓬蓬的纱裙,芭蕾象征的纯真和优雅就并存于己身。
为什么全世界的女孩(也有一部分男孩)都被 " 芭蕾风 " 打动,纷纷效仿?
大概因为," 芭蕾 " 这两个字,是自带柔光滤镜和高雅光环的。
虽然芭蕾在 19 世纪才变成主要由女性表演的艺术形式,但这么一两百年下来,芭蕾早已成为优雅高贵的代名词、女性气质的炼金石。试问谁小时候没试过和朋友站成一排,模仿 " 四小天鹅 "?我推测 Jennie 一定试过,因为她说过自己的梦想是成为芭蕾舞者。
韩团 LE SSERAFIM 的成员中村一叶,因为从小练芭蕾,在人们眼中多了一层滤镜,在她的直拍视频下,常常见到 " 果然跳芭蕾的就是不一样 "" 一看就是舞者 " 这样的评价。中村一叶《ELLE》画报不过,之所以有滤镜有光环,还是因为芭蕾不是你想练,想练就能练。
芭蕾对先天身材条件要求很高,要瘦又不能只是瘦,要高又不能太过高。
坊间甚至流传一首打油诗:" 三长一小一个高,二十公分顶重要,开、绷、直、立爹妈给,轻、高、快、稳师傅教。"" 三长 " 是手臂长、腿长、脖子长," 一小 " 是头小," 一个高 " 是脚背高," 二十公分 " 是腿至少要比上身长 20 厘米,开、绷、直、立要求躯体有足够的的 " 开度 "" 软度 ",体态优美,轻、高、快、稳就需要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了。
勤学苦练也不是靠恒心就行,还需要备足不菲的学费和置装费,看芭蕾舞剧的门票钱和参加比赛的报名费,另算。网上倒是也能搜到 " 芭蕾省钱攻略 ",但怎么说呢,不是贵到一定程度,一般不会有这种攻略。
毕竟,芭蕾最初就是一项 " 贵族艺术 "。
芭蕾和普罗大众之间的距离,让名为高雅品味和绝佳气质的光环得以存续,每个人心中似乎都有一个定了型的 " 芭蕾舞演员 ",她们极纤细,又极坚韧,她们精致优雅,又充满不可名状的 " 少女感 "。经年累月雄踞艺术殿堂的 " 芭蕾 ",除了代表某种外貌特质,又被赋予关于优越家境和良好教养的象征意义,引人无限遐思。
这些是芭蕾蛊惑人的原因,却也是将许多人拒之门外的原因。
因此也不难想象,对于 " 芭蕾风 ",不少业内人士并不赞同。据女性媒体 HerCampus 报道,有从业者认为这种所谓 " 美学 " 会将芭蕾这一严肃的专业降格为大众的某个 " 造型 "。
但 2 岁开始接触芭蕾的 Chazlyn Yvonne 觉得:" 有些人会认为,芭蕾风并不 100% 忠于舞者的穿着,但是这种风格的意义只是通过表现外界普遍认知中的芭蕾来高兴高兴而已。" 现年 20 岁的她经常在 Instagram 上分享自己的芭蕾风穿搭。
Chazlyn Yvonne实际上,芭蕾多年来充当过无数时装设计师的缪斯,所谓 " 芭蕾风 " 也不是第一次流行。
2010 年,娜塔莉 · 波特曼主演的电影《黑天鹅》(Black Swan)上映,很快掀起了穿着芭蕾平底鞋、裹身上衣、紧身衣和袜套的风潮,还带动了以芭蕾为灵感的健身课程——因为想要拥有与芭蕾风相匹配的身体。
《黑天鹅》剧照鼓吹厌食症的帖子开始在社交媒体上流行。当时的社交媒体头牌 "Tumblr" 上,出现了许多将芭蕾舞者和饮食紊乱联系起来的图文,但并不是为了抨击单一的审美标准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而是为了美化和推崇。
《黑天鹅》剧照那时,人们为了严丝合缝地复刻自己所理解的芭蕾之美,不惜削足适履,时过境迁,我们都已经明白,苛待自己以迎合某种审美标准,并不是一件值得鼓励的正确的事。
尽管如此,却也并不意味着评判就消失了。" 芭蕾风和所有风一样只适合瘦子 "" 还是白幼瘦审美 "" 微胖根本不敢穿 " 是针对芭蕾风很常见的看法。就拿袜套来说,有人说可以修饰腿型,有人觉得不仅会把最细的脚踝遮起来,还让小腿粗一圈。
小红书上有不少关于芭蕾风的避坑指南:" 小腿粗的姐妹真的不要轻易尝试芭蕾风 "。
还有笔记列举了不适合尝试芭蕾风的身材类型:O 型腿、粗小腿、肌肉腿、小腿外翻、个子不高。这条笔记获得了超过 300 个赞,不过评论大多是认真分析袜套的正确打开方式,以及鼓励博主:" 挺好看的呀。"
穿搭博主 @爬爬酱(163 丨 110) 在自己试穿之后,也发视频 " 奉劝 " 微胖女生远离芭蕾风:" 感觉整个身材的比例非常奇怪。"评论中既有人说 " 这个好像只适合瘦瘦的妹子 ",也有人表示 " 微梨穿上挺好看 "。
对于好不好看这个问题,不管面对的是何种风格何种元素,定论总是无法形成的,而且争议似乎也总是围绕着 " 显胖还是显瘦 ",但不论怎么说,当下的芭蕾风,已经比《黑天鹅》那会儿要自由得多、包容得多,也触手可及得多。
美国博主 Monique Black 因为在市面上找不到合适的单品,干脆在 TikTok 上分享自己的大码芭蕾风穿搭,呼吁品牌提升尺码包容性。
《亢奋》中饰演 Kat 的大码女孩 Barbie Ferreira 也是芭蕾风的忠实拥趸。就像 " 跳芭蕾 " 的也在突破体重不过百的标签,前段时间迪士尼上线了第一个" 大码公主 ",这位公主就是跳芭蕾的。" 本来想靠跳舞减肥,结果变成了会跳舞的灵活胖子 ",在更接地气的街舞里能看到越来越多身材各异的人,不知道之后严苛的芭蕾舞会不会接纳胖子。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