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广西传奇73:布山疑云,秦置布山县在桂平,什么时候搬去贵县的?_环球关注

发布时间:2023-03-24 17:20:58 来源:桂临塞上

历史有意思!

挖掘鲜为人知的广西人文,讲述你不熟悉的广西历史,我是威叔!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广西风情!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上联:讲东讲西讲古仔

下联:写南写北写传奇

横批:威叔执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前言

有关布山县治,威记不知不觉写了有很多篇了。纷纷争争,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那就是秦置和汉置的问题。

根据古代各种文献说布山县治在桂平,还有出土文物显示布山在贵县(如今的贵港市区),加上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其实都在表明,这两个地方都曾经是布山县治的可能性。或者换句话来说,秦置桂林郡治在桂平,汉置布山县治在贵港。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这就要从威记在翻阅史书的时候,忽然看到的一句话说起了。

很多人持布山县不在桂平的人都说因为威记是桂平人,所以就力证布山县治不在贵港市区,话说回来,这跟威记没什么关系,威记不过是根据手上的史料叙述而已。

1

昨天写廖德明的《郁林郡城》时候,查到一条史料,忽然把威记点醒了:“桂平”二字得名在南朝中的梁朝时期(公元502年),“布山县”并入郁林县是在公元606年

廖德明是南宋人,他在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当浔州知县任上时候,增修桂平城(就是把桂平城池扩大),城池扩建完工后,他登临桂平南门楼,写了一首《郁林郡城》。作为地方官,他是不会犯这种地理性错误的。这说明桂平城当时是“郁林郡城”所在地。

而史料中的“布山县”并入郁林县。信息量非常大:

其一,直接排除了桂平是“布山县”,说明布山县另有其地;

其二,南朝时期,桂平县和布山县同属郁林县。

这就有意思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

秦始皇南伐岭南,成功后设置岭南三郡,分别为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其中桂林郡就是如今的广西大部。而郡治就在桂平蒙圩古城村。

首先桂平的地理位置在当时来说实在是太优越了,双江交汇处,更是秦军水陆两路兵马的会师处。水路由灵渠入漓江,下桂江出西江,而后溯浔江而上到达桂平;陆路有漓江上岸,走桂柳古运河,瓯越古道到象州,接着出西靖关过石龙到桂平。

为什么不是到贵港市区?那个时候,贵港是瓯越部落的聚集地,正是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所以,那时候它是属于“桂林郡南境”边地。秦军只能是设置据点,不可能大量驻军,更不可能设置郡治在贵港市区。

转机在秦灭而赵佗“绝关道”自立,建立南越国。

秦军入岭南有五十余万人,但是瓯越部落(土著)人口是秦人的数倍(史料说是三倍)。采用镇压等强硬方式肯定是不行的,那样做的话,西汉大军没来自己后院就起火了。赵佗不愧是雄才大略,他实行以一个叫“和辑百越”的政策。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通俗通婚,任命部落首领为地方长官管理当地。给予高度自治权力,这样就使得岭南迅速安定下来,并且得到了将近一百年的发展时间。

3

南越国时期,战争已经不是主要的,和平共处才是重心。

这时候,贵县作为“和辑百越”的前沿,作用就凸显出来了。于是一个造成“布山疑云”的操作出现了。那就是把原来的驻军点变为和瓯越部落的联系重地。

其中,诸多贵族墓葬的在罗泊湾、大坡岭等地的发现,尤其是罗泊湾一、二号墓的挖掘出土的器物上发现“布山”等戳记,说明这里变得异常重要。大部分县治所需要的的工作都转移到了贵县。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趁乱收复岭南的汉武帝重新析置岭南三郡,改为七郡(后加两郡为九郡)。就这样,桂林郡被分为郁林郡和苍梧郡。其中郁林郡继承了桂林郡的大部分地区。其中郁林郡统辖布山、安广、阿林、广都、中留、桂林、谭中、临尘、定周、领方、增食、雍鸡等十二县。

直到这个时候,“布山县”还是在桂平的。

4

那么“布山”县正式迁徙到了贵县,是在什么时候。这就跟一个人有关了,他叫陆绩,他对贵港的影响深远,更对“布山”的影响深远。

陆绩年少成名,以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法,星历算数无不涉览见长。公元211年,交州全境归划孙权治下,于是派陆绩领两千军士到郁林郡赴任当太守,这年陆绩二十三岁。

陆绩到郁林郡后,首先就是上贵县修建郡城。注意,是修建郡城,也就是说之前的遗迹跟他无关,南江村也好,还是新晋发现的古城遗址也好,不是陆绩修建的这个“郡城”。

话说回来,陆绩为什么要在贵县修郡城,而不是利用之前桂平蒙圩古城村的郡城?

那是因为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到他上任的公元211年之间的三百年时间里,贵县的区域优势已经完全释放出来。就拿汉灵帝建宁三年(公元160年)发生的“十万乌浒归东汉”来说吧,郁林太守谷永招降的这些人已经充斥这整个郁林郡,他们为郁林郡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更使得郁林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办法,那时候,人是第一生产力(现在也是)。

作为郡治的桂平蒙圩古城村,这个时候已经有些显得名存实亡,因为作为战略地位可以,但是稳定下来时候,发展的劣势就显现出来了。陆绩是个聪明人,所以一来就上本来就很繁庶的贵县重修郡城去了。这个郡城位置就是如今的贵港市西江大桥南端的南江村。

说到这里,威记发现东汉末年的桂平蒙圩古城村的布山县和现在的桂平市何其相似。

就这样,“布山”二字正式归到贵县名下。而桂平和布山县也没关系了。

5

大约三百年后,乱局开始了,区域沿革变得异常混乱。

公元502年,南北朝的南方梁朝从原郁林郡的布山县分置一部分出去设立桂平县和郁林县,而布山县和阿林县仍旧隶属郁林郡。桂平县则属于桂平郡;

隋,开皇十年(590年)废桂平郡,析置桂平、阿林、皇化、武平、大宾五县;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布山并入郁林县。从此不复用布山县之名;而这个时候,郁林郡的郡治正好是郁林县,六年后,更名为贵州(就是后来的贵县);

这里又出来一个疑问了,当时如果说布山县治既然是在贵县,而郁林郡的郡治正好是郁林县,那么为什么要用一个“并入”的字眼,是不是说明布山县治不是在贵县?而是另有其地?这就有意思了。

开宝六年(973年),复置浔州,领桂平县。县治从西山大窝坪迁到今城区地。今桂平市境内长期分置多县的局面至此结束;

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时任浔州知县廖德明在桂平南门楼写下了《郁林郡城》诗。

6

通过上述史料的整理,威记发现,布山县治不一定在现在的贵港市区,而郁林郡郡治却有可能在桂平,这就搞笑了。

真是越来越有意思,这都怪陆绩乱修郡城,整得那么复杂起来。

正所谓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安能知道我在哪里?

布山疑云待续。

下集更精彩,敬请关注《广西传奇》系列74。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历史!谢谢阅读关注!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3 华夏消费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琼ICP备2022009675号-37   联系邮箱:435 227 67@qq.com